通信行业软件开发成本精细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6-19 11:18

赵华杰 罗捷

(山西移动 信息技术部,山西 太原 030032)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挑战,精细管理是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运营商的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软件开发费用投入大,为推进精细管理、降本增效,提高软件开发项目的效益性,本文基于通信行业软件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从工作量和人天单价两个维度建立了通信行业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并应用于X省移动公司,形成了精细管理的优秀实践,取得了有效防控末梢风险和提升管理效率的可喜成果,积累了组织、制度、流程、IT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通信行业;软件开发费用;精细管理

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Industry

ZHAO Hua-jie, LUO Jie

Abstract: In the age of mobile Internet, Operators face huge challenges from Internet companies,Fin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perator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degree of operator is high, 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s are high, To promote fine management,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atus analysis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from two dimensions of workload and man-day unit price and applied to X province mobile company, Has formed the fine management excellent practice, It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i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ripheral risks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efficiency,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organization, system, process, IT and other aspects, and has important promotion value.

Keywords: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 Fine management

 

作者简介:赵华杰(1986-),男,山西省孝义市,硕士,山西移动,系统集成工程师,项目管理。13834532059。罗捷(1984-),女,蒙古族,辽宁省建平县,硕士,山西移动,通信工程师,项目管理。13934528695 。

 

1、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经济紧缩时期,成本因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作用影响日益凸显,面对行业内外严峻的市场形势,运营商要保持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工作。

通信运营商的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软件开发费用投入大,但是存在软件开发费用管理粗放的问题,软件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在供应商人天单价、工作量评估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需要通过创新实践,研究一套合理、合规、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成本的全过程跟踪,有效解决软件开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助力运营商的转型发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2、通信行业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流程不健全

工作量初评方式单一,建设部门自己建设自己评估,存在廉洁风险,缺少公司级会审机制,把控环节缺失;缺少厂商工作量异议裁定环节,工作量管理流程未形成闭环。

(2)工作量评估管理组织专业性不足

初评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不能保证准确评估项目工作量;需要公司级的IT专家和业务需求归口部门的业务主管进行会审把关;缺乏系统全面的工作量评估培训以提升人员素质。 

(3)缺少人天单价参考标准 

供应商人天采购单价无参考标准,同一地区人天单价差异大,且平均值高于行业基线值。

(4)缺少工作量评估基准库 

无公司级统一的评估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有经验参数型的宽带Delphi估算法、类比估算法,技术分解型的基于WBS估算法。

3、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从粗放式管理转型为精细化管理,面临业内经验少,无可参考的成型管理体系,需要通过创新实践,研究一套合理、合规、高效的管理体系,有效解决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以“五化”为思路构建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实现软件开发费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3.1 制度化

本体系制定并下发制度,将BOM三域的软件开发工作量均纳入管控范围,建立管理规范,划分责任界面,实施全面管控。依据固定总价和零星框架开发合同的软件项目特点,分别在立项、付款节点进行工作量评估,并遵行动态场景化的审批机制。通过流程驱动,精准管控关键点,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图1 工作量评估制度化

本工作量评估体系(见图1)覆盖全费用类型和 BOM三域系统;按合同类型划分,覆盖固定总价、框架合同;按项目类型划分,覆盖投资类项目、成本类项目;按开发类型划分,覆盖Web开发、APP开发、大数据开发。

工作量评估坚持制度分层分级的管理思想,建立了初评-会审两级评估模式;采用全景审核,固定总价投资类合同的软件开发项目在立项可研阶段进行初评,在可研会审阶段进行工作量会审,框架合同的软件开发项目在上线后付款前进行工作量初评及会审。 

3.2 专业化

本体系聚焦IT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积极践行各部门协同创新,组建了软件工作量初评小组、专家评审组,并与第三方工作量专业评估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以联合团队的形式,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见图2)。

图2 人员核心能力专业化

工作量初评小组由项目建设部门各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组成;通过工作量基准单元库和工具的培训,对各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进行评估能力重塑,提升我公司人员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的自主能力。

软件工作量评审专家组,由公司IT专家和需求归口管理部门业务主管组成,保证了评审专家组的技术和业务能力。

3.3标准化

本体系按照系统特征分类建立标准化的工作量核算基准单元库(见图3),总结已建项目的工作量评估经验,建立工作量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逐步细化和完善工作量评估维度,达到对所有软件项目核算基准统一、评估模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以此为基础实现全领域、全厂商、全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

图3 工作量核算基准标准化

3.4标杆化

人天单价是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本体系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公司历史采购人天单价等,建立软件开发人天单价标杆(见图4),按集成商的注册地等因素划分厂商类别从而指导采购。

图4 人天单价标杆化

3.5 IT化

搭建工作量支撑平台,实现软件开发工作量申报、审批、评估、裁定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见图5)。健全软件开发费用信息视图,记录工作量评估痕迹,实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实现纵向横向数据匹配,比对厂商自评估工作量与第三方工作量评估结果,对差异较大的厂商,或适时调整评估模型,或培训填报模板注意事项。

图5 工作量管理IT化

3.6实施效果

目前本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在某省移动全面实施,2017年下发公司级工作量管理制度、健全工作量评估流程、丰富评估方法及评估模板,组建了软件工作量评审专家组。2017年共评审软件开发项目56个,经过初评和会审环节,工作量核减比例达14%;费用核减14.9%。

在参考软件行业生成率及人天单价基准数据基础上,征得建设部门和采购部门意见后发布软件开发人天单价参考标准,建立历史价格标杆库,根据厂商注册地及团队主要成员社保缴纳地等因素划分厂商类别,指导全省软件项目的采购人天单价。按公司软件开发人天单价参考标准与供应商谈判后,新签合同人天单价平均下降13.3%。

从工作量和人天单价两个维度有效的降低了软件开发项目费用,提升IT服务价值。

4、结论

经过实际应用,本体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通过打造省级软件开发费用管理体系,规范了软件项目管理,增强了软件项目效益性,提高了软件开发费用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 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J].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2]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J].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

[3] 中国软件行业软件工程定额标准[J].北京: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2009

[4] 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J].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2017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